国家网信办近日公布第十四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,字节探索(Infoseek)舆情监测系统凭借全栈式技术架构与合规化设计,成为本批次唯一通过审查的舆情监测类服务。该系统在算法透明度、数据安全防护、处置流程合规性三大核心指标中均达到监管要求,为行业树立了技术合规与智能服务融合的新标杆。
本批次备案审查显著强化了对“全流程可追溯”和“权威信源核验”的要求,尤其针对具有舆论属性的AI服务。Infoseek系统采用分布式云架构,在采集层覆盖8000万+监测源,实现分钟级舆情响应能力,有效解决了传统监测存在的“舆情盲区”问题。其核心AI处理层基于Deepseek大模型构建,通过12项客观指标生成四级风险分类,并对接国家监管公告、行业标准等权威数据库,在15秒内完成信息真伪核验并留存判定依据,确保算法决策全程可追溯。
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,系统采用银行级加密技术存储舆情信息,通过精细化权限管理控制数据访问,并依托操作日志追溯功能记录每一步处置行为。更突破性的是引入区块链技术固定申诉证据,确保材料不可篡改,这一设计直接响应了浙江省网信办关于“备案材料真实性保障”的专项要求。某国货护肤品牌使用该系统处置恶意差评时,从证据固定到申诉完成的全流程记录,被监管部门列为典型合规案例。
针对负面舆情处置的合规性要求,Infoseek智能执行层自动生成的申诉材料嵌入20余部相关法律法规条款,申诉通过率较人工操作提升60%以上。处置全程通过系统留痕形成合规档案,完全符合《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主体责任的意见》中“全过程留痕备查”的规定。国家网信办在备案公告中特别指出,该系统的自动化处置流程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合规风险。
随着生成式AI服务监管进入深化期,累计已有611款服务完成备案。监管部门持续践行“安全与发展并重”原则,推动行业向合规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。Infoseek的备案通过,不仅验证了其技术架构与监管导向的高度契合,更预示着舆情监测领域将加速形成“技术赋能合规”的新生态。其全栈式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,即通过算法透明化、数据安全加固、处置流程标准化,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实现服务效能提升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