蚂蚁集团近日推出的全模态通用AI助手“灵光”引发市场强烈反响。这款于11月18日正式上线的应用,仅用4天时间便突破百万下载量,在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跃升至第六位,同时登顶工具类应用榜首。其用户增长速度不仅刷新国内AI产品纪录,更超越多款国际头部产品,成为年末科技领域最受瞩目的现象级应用。
灵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三大创新功能:“灵光对话”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;“灵光闪应用”开创移动端30秒生成可编辑小应用的先河;“灵光开眼”则支持3D模型、音视频、动态图表等全模态内容输出。技术层面,该产品首次在移动端实现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,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完成复杂应用开发,生成的成果可直接交互、修改并分享。这种“人人可编程”的设计理念,极大降低了AI工具的使用门槛。
市场数据印证了产品的爆发力。上线首日下载量即突破20万,次日服务器经历首轮扩容,至第四天累计下载量达103万。为应对持续涌入的用户,技术团队在4天内完成8次服务器扩容,重点优化“闪应用”功能的稳定性。对比国际竞品,ChatGPT首周下载量为60.6万,Sora2达成百万下载用时5天,而灵光将这一周期压缩至4天,展现出中国AI产品的后发优势。
行业格局随之产生微妙变化。随着阿里千问(11月17日上线)与蚂蚁灵光相继入场,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Top6首次出现阿里系双应用并列——千问位居第四,灵光紧随其后。这打破了字节系产品长期占据头部位置的局面,标志着国内AI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。分析人士指出,两大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:千问侧重知识问答与长文本处理,灵光则主打多模态应用生成,共同构建起阿里系的AI产品矩阵。
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的双重驱动,正在重塑AI助手的市场标准。灵光团队透露,后续将开放开发者生态,允许第三方接入模态生成接口,同时优化多语言支持以拓展海外市场。这场由中国企业发起的AI应用革命,或许预示着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