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名投资者迈克尔·伯里近日对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出警告,将当前AI热潮比作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疯狂景象。他在最新文章中直言,英伟达可能成为AI泡沫破裂的"前沿企业",其地位与当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的思科如出一辙。
这位因2008年精准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而声名大噪的投资人指出,美国科技行业正陷入"创造性破坏与疯狂荒唐并存"的循环。他观察到,当前AI领域的企业行为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惊人相似:公司为追求创新不惜代价,新企业不断涌现复制既有模式,甚至出现大型科技公司相互投资的"循环注资"现象。
伯里特别提到英伟达与OpenAI近期达成的投资协议:根据9月公布的合作内容,英伟达将向这家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投资1亿美元,而OpenAI则承诺使用数百万枚英伟达芯片建设数据中心。这种"你买我芯片,我投你资金"的闭环交易模式,引发了市场对收入确认真实性的质疑。
历史数据为这种担忧提供了注脚。1995年至2000年间,思科股价飙升3800%,市值突破5600亿美元登顶全球。但泡沫破裂后,其股价在千禧年之交暴跌超80%,至今未恢复元气。如今英伟达以约5万亿美元市值问鼎全球,恰似当年思科的光环重现。
市场对AI硬件的可持续性已出现分歧。彭博社报道指出,英伟达图形处理器的技术迭代周期可能缩短至18-24个月,这意味着现有设备可能快速贬值。同时,科技巨头对AI基础设施的巨额投入能否转化为实际收益,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。
面对质疑,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最新财报会议上强调业务基本面强劲。他列举数据中心业务增长数据,试图打消市场对泡沫的担忧。但伯里提醒投资者注意,当前AI领域存在收入确认方式争议、设备折旧处理等问题,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真实财务状况。
这位《大空头》原型人物的分析引发市场震动。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AI热潮中的估值逻辑,部分机构已调整持仓结构。随着更多科技巨头公布财报,AI产业链的真实盈利能力即将接受严峻考验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