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,算力已成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然而,当前算力的高门槛让众多用户望而却步,如何打破这一束缚,实现算力的普惠共享,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。近日,国产算力芯片领域传来喜讯,中诚华隆公司推出的HL系列AI芯片,为国产算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当前,国产算力芯片在技术性能、成本控制以及生态适配等方面,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。高昂的算力及适配成本,成为众多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主要阻碍,实现完全的算力自主仍需时日。在此背景下,中诚华隆推出的HL系列AI芯片,凭借其独特的优势,有望改变这一局面。
HL系列的首款产品HL100,定位于全国产高端训推一体芯片。它搭载了中诚华隆自研的新一代GPGPU + NPU融合架构,这一创新架构将通用计算能力与专用AI处理单元深度耦合,既保留了通用计算的灵活性,又显著提升了AI任务执行效率。在算力性能上,HL100表现卓越,其FP16算力高达256 TFLOPS,搭载的高性价比LPDDR5显存,单芯支持128GB超大容量,显存容量是英伟达H20的1.33倍。在能效比方面,HL100达到3.41 TFLOPS/W,同等功耗下,算力是H20的8倍;同等算力情况下,总拥有成本(TCO)仅为H20的1/4。
在扩展性上,HL100构建了“单机多卡 - 多机多节点”的弹性组网方案,通过高速互联技术,可实现千卡级集群部署,充分满足企业从研发到落地的全流程算力需求,无论是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微调,还是多模态交互场景的实时推理,都能轻松应对。
生态适配能力是衡量AI芯片竞争力的重要指标。中诚华隆深知其重要性,采取了兼容与创新的生态策略。HL系列AI芯片配套的自研软件栈,对底层算力进行了深度优化,采用PyTorch原生推理技术,兼容TensorFlow、飞桨等主流开发框架,基于HLInference推理引擎运行ONNX格式模型,无需芯片适配,大幅减少了应用适配工作,缩短了应用上线周期。目前,HL系列AI芯片已完成200 + 大模型适配,全面覆盖主流大模型和传统AI模型,且针对推理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,部署后即可使用。某头部AI视觉企业反馈,中诚华隆的软件栈采用类CUDA架构,符合使用习惯,兼容模型应用层、机器学习层和算子层,灵活性高,便于调优。
在成本控制方面,中诚华隆HL100同样表现出色。依托全国产供应链,HL100构建了一站式国产化服务能力,打造了自主、安全、可信的软硬件融合生态体系。这不仅规避了进口芯片的关税、运输及供应链波动等风险,还通过采用成熟制程工艺,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流片与生产成本。在采购与运维成本上,HL100的能效比优势明显,与H20相比,同等功耗下可提供8倍算力,用电成本节省87%。若部署千卡级集群,在能耗与冷却方面能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。中诚华隆致力于打造“芯片 + 整机 + 解决方案”的全栈能力,HL100直接搭载自有服务器,完成预测试、预适配等环节,省去了芯片溢价,避免了企业额外投入适配人力,进一步压缩了隐性成本。
中诚华隆还公布了清晰的产品路线图。除已发布的HL100外,公司正在开发HL200(2026Q4)、HL200Pro(2027Q3)、HL400(2028Q4)等多代产品。新一代产品将原生支持FP8/FP4,对标国际主流AI芯片性能,全面满足下一代生成式AI的训练和推理需求,在算力与内存上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旗舰GPU产品指标水平,有效降低显存压力,支持更大规模模型。
在AI时代,竞争已从单纯的芯片性能比拼,转向涵盖软件生态、易用性与全栈解决方案的综合实力较量。中诚华隆作为国产算力新势力,在性能对标、性价比打造、全栈方案落地等方面满足市场需求,为国产算力发展开辟了新路径,有望为广大用户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国产算力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