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航空产业加速向智能化、数字化深度转型的当下,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。航空产业链具有链条长、主体多元、技术壁垒高等特点,如何打破数据孤岛、实现全链条协同,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。近日,一场聚焦航空数字化建设的行业盛会在北京举行,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。
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“航空数字化建设成果交流会”上,行业最新实践成果集中亮相。会上发布的《2025航空产业数字化场景软件服务厂商图谱》引发广泛关注,该图谱系统梳理了当前航空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优质服务商,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其中,一家专注于可观测性技术的企业——基调听云,凭借其航空产业数字化方案成功入选,成为图谱中的亮点之一。
基调听云的入选并非偶然。作为国内可观测性领域的先行者,该公司通过中国信通院严格评估,其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获得权威认可。针对航空产业复杂的技术场景,基调听云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可观测性体系,从业务后端到用户体验,从主机运行到主动拨测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。通过统一数据模型、实现链路、指标、日志的互联互通,该公司有效解决了技术栈中数据采集不全面、多源数据整合难等痛点。
在具体应用中,基调听云引入机器学习与AI算法模型,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分析能力。其技术方案不仅能帮助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生产环节的精准监控,还能为民航运营商提供全流程的业务连续性保障。例如,通过操作预警模块,系统可提前识别潜在风险,为运维团队争取处置时间;通过用户体验监控,航空公司能实时掌握服务状态,优化运营策略。
目前,基调听云的技术已服务于航空、能源、交通等多个高复杂度行业。该公司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化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,以“可观测智能”为基石,推动数据要素在更广泛场景中的安全流通与智能协同,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技术支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