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内,第50万辆整车近日正式下线。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小米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迈出关键一步,从初创企业正式跻身规模化生产阵营。
自2024年3月首款车型SU7发布以来,小米汽车仅用602天便完成50万辆整车生产,刷新全球新能源车企最快纪录。此前该纪录由特斯拉保持,其达成相同产量耗时24个月。小米汽车通过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与柔性制造体系,在不足20个月内实现产能爬坡,展现出极强的制造效率。
据内部人士透露,本周小米汽车将提前完成35万辆年度交付目标,较原计划提前近两个月。这一成绩得益于其"双工厂"生产模式——北京超级工厂与在建的武汉第二工厂形成产能联动,目前北京工厂单日最大产能已突破800辆。
在品质管控方面,小米汽车建立全链路数字化质量追溯系统,每辆车配备超过300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数据。雷军在仪式上强调:"安全与品质是生命线,我们将持续投入智能检测技术,确保每辆车都经得起市场检验。"
技术层面,小米汽车宣布将深化AI与智能制造融合。其自主研发的"小米智造大脑"系统已覆盖90%生产环节,通过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,使总装线良品率提升至99.97%。同时,企业正加速布局固态电池、线控转向等核心技术研发。
市场端表现同样亮眼。SU7上市后连续18个月蝉联20-30万元级纯电轿车销量冠军,用户群体中35岁以下占比达68%。基于当前订单储备,雷军透露2025年交付目标将上调至40万辆以上,并计划推出两款新车型完善产品矩阵。
行业分析师指出,小米汽车用两年时间走完传统车企五年的发展路径,其"生态造车"模式正在改写行业规则。随着产能持续释放与技术迭代加速,这家跨界新势力正对新能源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