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都西博城举办的成渝集成电路2025年度发展论坛暨第三十一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上,Tower Semiconductor中国区总经理谢宛玲以《AI时代的半导体工艺三重奏:Tower面向智能计算的硅光、微显示和电源管理》为题发表演讲,深入剖析了企业在AI驱动下的技术布局与市场机遇。
谢宛玲指出,AI大模型爆发式增长正重塑光模块市场格局。2023年前,该领域长期维持稳定发展态势,但自2022年末ChatGPT等模型问世后,400G与800G产品需求在2023至2025年间呈现指数级增长。当前市场已形成双主流格局:1.6T产品自2025年起逐步量产,与800G共同主导市场;预计到2027年,3.2T产品将接力成为新一代主流,推动行业向更高传输速率演进。
在技术路线选择上,硅光方案凭借显著优势加速替代传统方案。谢宛玲通过Tower的出货数据佐证这一趋势:2024年前硅光产品出货量有限,但同年400G/800G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,2025年1.6T产品更进入量产阶段,与光模块整体发展曲线高度吻合。这种增长源于硅光在成本、供应链稳定性、功耗及性能方面的综合优势,使其在数据中心领域快速渗透的同时,还拓展至量子计算、激光雷达、传感器及陀螺仪等新兴领域。为把握机遇,Tower已在200mm和300mm晶圆产线实现硅光技术大规模量产。
针对算力需求激增带来的能源挑战,Tower在电源管理领域构建双平台战略。其180nm与65nm工艺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,为客户提供从基础到高端的灵活解决方案,助力客户优化产品集成度与能效比。这种布局直指"算力尽头是能源"的行业共识,为数据中心等高耗能场景提供技术支撑。
在AI终端应用层面,Tower聚焦微显示与空间感知技术突破。以智能眼镜为例,其技术方案可实现精准测距、动态空间识别及高清显示功能。据预测,2025至2030年间微显示市场将以61%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,应用场景涵盖游戏头显、观影设备、导航系统及人机交互界面。针对不同场景需求,Tower提供全集成与分离式两种工艺路线:VR头显侧重低漏电、高对比度与分辨率,而智能眼镜则强调高亮度与集成度,通过差异化技术满足细分市场要求。


